在你的记忆里有哪些行业逐渐消失不见了
发布:smiling 来源: PHP粉丝网 添加日期:2023-02-17 19:34:06 浏览: 评论:0
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,人们的生活提高了,以前很多较为流行的行业,随着社会发展逐渐消失不见了。
以前在大街上摇着货郎鼓,挑着货郎挑的小货郎不见了。小的时候经常听到小货郎喊:拿头发换真咾,换洋红洋绿咾(红色绿色染料)的叫卖声。货郎挑里都是泥人泥哨,针线染料,顶针花线等一类的日用品。
货郎挑
二,镪剪子磨菜刀的行业不见了。磨剪子是一项技术活,很多农村人不会,有专业人下乡磨剪子菜刀。磨剪子前先用镪子(一种合金钢的刀具)把剪子菜刀的刃镪一遍,再用磨刀石把刃磨锋利。工作一天,挣个两三块钱,也许挣四五块钱。
镪菜刀
磨剪子
三,拘锅拘盆的师傅不见了。从前农村人都是用泥盆泥罐子,瓷盆瓷碗,铁锅瓷缸一类的家具。这些家具最容易碰坏,碰出裂缝以后,拘锅拘盆的人下乡专业干这样的活。先用手弓钻在裂缝两边钻两排不到底的半眼,再用铁釟子釟主,釟好的家具照样使用。
釟泥盆
釟瓷盆
四,扎橼子扎簸箕的不见了。从前农村人都是用橼子盛粮食,有五升橼子,二升橼子,小半升橼。用簸箕把粮食里面的糠皮簸出去。这些工具坏了,就有专业人来扎固修理,一天也能赚三四块钱。
筐子
簸箕
二升橼
五,小银匠不见了。过去有钱的家主,把一些碎银等物品,找小银匠打造成银戒指,银手镯,银花等女子妆饰品。小银匠从中挣加工费,手艺好的师傅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有余。
银手镯
小银匠
小银匠
六,剃头挑子不见了。从前有很多会理发的剃头匠,挑着剃头挑子下乡,给老头,青壮年,小孩理发。剃头挑子的前面是座椅和剃头工具,后面是火炉子和洗脸盆,这种理发方式很不卫生。人们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,就是说的这个行业。
剃头挑子
剃头匠
剃秃头
七,说书的行业不见了。从解放前到六七十年代,农村集市上,有专业说书的人,打着玉鼓桶,脚踏着踏板,有节奏地说唱小说,说一段时间收一次钱,每人给五分一毛,一次收七八毛钱到一块来钱。也有盲人来到村里,晚上找一个地方,拉着板胡,脚踏着踏板,有节奏地说唱。说到生动处,找两个人代理自己挨家挨户收钱或是粮食,两个人无赏代收,一大早晨的时间,收两三块钱,七八斤粮食交给盲人。说的书大部分都是古典小说和抗战时期的小说。
在集市上说书
说书用的板胡
八,演杂技耍猴的行业不见了。旧社会到六七十年代,有仨俩人一伙的,有小型杂剧团,来到村庄,或是到集市上耍猴玩杂技。中小型杂剧团有围栏的场所,卖票收钱。几个人的杂技表演,直接向观众收钱,表演一场,收一二十块钱。
耍猴
耍猴表演杂技
九,农村接生婆已经不存在了。从古代到解放后的六七八十年代,农村妇女生孩子,都是在自己家里生。媳妇临近生产时,丈夫把本村的接生婆请来,婆婆烧一盆热水备用。接生婆助产,孕妇在剧烈的疼痛中产下可爱的宝宝。三天给婴儿洗完澡后,丈夫买二斤麻花,一对毛巾,煮五六个熟鸡蛋,送到接生婆家,这些就是接生婆的报酬。我的三个孩子都是在家里生的。
生孩子的痛苦
在家里生孩子
接生婆接生孩子
十,吹糖人捏面人的行业逐渐消失了。从前在集市上,乡村中,或是唱大戏的场所周边,总会有吹糖人捏面人的生意人摆摊,周围围着一群孩子,大人领着,花上一毛两毛钱,捏一个孙唔空猪八戒等人物,孩子们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。
捏面人
孩子买的面人
吹糖人师傅
吹糖人
吹糖人
十一,现在人们的生活提高了,吃的穿的都不是问题了,社会上的乞丐不见了。从农村到城市,再也没有要饭要钱的乞丐了。
十二,现在的摄像头遍地都是,每个村庄的大街小巷,城市街道路口,商店门前,到处都有摄像头,搞得小偷小摸的人无处藏身,现在的小偷没有了。
随着社会发展,还有一些失传的,消失的行业都不复存在了,就不一一列举了。
网友二:
1.木匠、泥瓦匠。
2.邮差、写信、电报
3.风水大师、降妖除魔的道士。
4.拖拉机、旧时候的木板车、马车。
5.蔑匠、用石磨磨豆腐。
6.公交车的售票员
7.扒手、偷鸡偷猪贼
8.路边擦皮鞋的、买麦芽糖的小贩
9.农村的箍桶匠、老式的杆秤
10.接生婆
11.裁缝、修表匠
12.补鞋匠、杀猪匠、磨刀匠
13.江湖郎中
14.电视机、收音机、录音机
15.验钞机、房产中介、播音员
16.U盘、演唱会、蜂窝煤
17.人工翻译、超市收银员
18.流水线的工人、高速公路的收费员
19.加油站的加油员
20.补锅匠、胶卷冲印师
21.守墓人、请人哭丧
22.火柴、露天电影
23.座机、传呼机、大哥大
24.溜冰场、录像厅
25.网吧、迪吧、KTV
26.卖糖葫芦的、路边的2元店
27.打铁匠、翻瓦匠、剃头匠
网友三:
哪些行业慢慢不见了?随着时代的发展,三百六十行中,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行业不是淘汰就是慢慢地消失和失传,例如:
1.磨剪刀,削磨菜刀匠,补锅、补碗、䃼缸匠。
2.修理低端的手表、修理收音机匠。
3.做草鞋、芦花保䁔鞋匠。
4.做竹席、竹蓝,竹萝等称为竹匠。
5.做棉花被的弹花匠,修棕绷床匠。
6.做私人家俱和油漆的称为细作木匠和漆匠。
7.以前土葬后为死人在墓坑内拾骨头的拣骨匠。
8.农村里砌大灶的制灶匠和灶上画花的画花匠。
9.农村白事中写挽联的土书法家和买糖块的人,称为走千家人。
10.专门为人家写家谱、续家谱的修谱匠。
11.制作农村种田农机具的打铁匠,白铁匠。
12.白事中常用的唢呐吹鼓手。
13.春节大年初一的发财跳财神舞狮匠
14.制作铜器(铜暖炉,铜勺槽等)铜匠。
15.吃阴阳饭的算命、相风水、装神弄鬼的师娘。
网友四:
随着时代的发展,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日用品的改变,造成有些行业被淘汰,慢慢地不见了,在所难免。
1.红炉,就是铁匠,打铁铺。以前,红炉遍布祖国大地,菜刀、镰刀、锄头等铁器日用品与劳动工具均诞生于红炉。如今红炉已经消失了。
2.竹匠消失。几十年前,日用品与劳动工具多为竹子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,像席子、筛子、箕、蒸笼,竹床等,用竹子加工是一个庞大的行业,如今几乎消声灭迹。
3.修锁匠、补锅补碗匠、石匠、传统弹花匠棉絮匠、做木盆、木桶的圆匠,挑着担子走村串巷的用染料染衣服、布料的染匠,都消失了。
4.做木水车、木风车、木纺花机、木织布机,雕花刻龙做木房屋的木匠师傅没有了。
5.玩皮影戏的几乎消失了。
网友五:
一 街头要饭的不见了。但街头跪地讨钱的还偶尔看见。
二 媒人媒婆不见了。改头换面成了婚姻介绍所。新型电视相亲成了展示自我的舞台。
三 邮票信件不多见了。现在手机微信如此方便,写信看信也只在封闭的监狱里看到。
四 露天电影不见了。一些影厅平时门可罗雀。除非火爆的新电影上映人们才有兴趣观看。
五 村里的磨面房不见了。
六 铁匠铺不见了。以前很多农具都是手工打制,比如镰刀铁锹斧头等等。
七 年画不见了。新年挂历也少有人买。
八 传统的木匠不见了。他们的卯窍工艺很少有人去学。现在所谓的木匠装修都是射钉板材拼装。
九 补锅磨剪刀的不见了。
十 爆米花的不见了。
十一 过年吹糖人的不见了。
十二 街头给人素描画像的不见了。
十三 街上修自行车补胎的不多见了。
十四 遍布街头的电话亭不见了。邮局、小卖铺的收费电话也拆了。
十五 各自教培机构不见了。
十六 担着小百货走村串户货郎不见了。
十七 给人算命的阴阳先生不见了。
十八 街上耍把式卖艺卖狗皮膏药的不见了。
十九 人山人海的大型福利彩票抽奖活动不见了。
二十 夏天骑着自行车卖冰糕不见了。
二十一 电视上的公开征婚不见了。
二十二 各地的网吧很多都关门了。
网友六:
1、乞丐没了。
2、邮差没了。
3、城里电线杆没了。
4、造风箱、打铁匠没了。
5、城中村、棚户区慢慢不见了。
6、农村碾场的农具不见了,其中包括(尖杈、碌碡、三股杈、推爬、大铁爬)。
7、小型磨面机慢慢不见了。
8、绿皮火车慢慢不见了。
9、木制架子车慢慢不见了。
10、门头有照壁的慢慢不见了。
网友七:
我说一说我们这的情况。由于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在农村确实有一些行业已经消失不见了。
农村没有上电之前,生产队和社员家,加工各种粮食,完全要依靠石碾子和石磨。
碾子和磨使用时间久了,就会产生磨损,纹路变浅,不但降低加工粮食的速度,也浪费了人们的大量时间。
在这种情况下,生产队长就要请专门刨凿碾子和磨的石匠,用特制的钎子,剁子,还有锤子,按着原有的纹路刨一刨,重新变深,恢复原状。
自从安电之后,有了加工粮食的磨米机、磨面机还有粉碎机,石碾子、石磨,人们嫌弃它太慢,就被淘汰了,靠触碾子和磨养家糊口的石匠,自然就改行干别的了。
还有农村里的木匠,也都是在家闲着没有木匠活干,砖瓦房已经饱和,房子的寿命又长,即便是有零星盖房子的人家,也不需要木匠。
房架子用铁焊,窗户用塑钢的,盖板房以及盖圈舍更是没有木匠的事。
大以前农村木匠是很吃香的,在屯邻眼里,木匠就是被人们尊重的能人。哪个小伙子一但学了木匠,姑娘们都排队,想要给他当媳妇。
可是现在确实是此一时彼一时了,老木匠逐渐离世,年轻人宁可出去打工,也不学木匠手艺。可以断定,若干年后,农村木匠这个行业,也将会慢慢消失。
顺便说几句石匠和木匠的关系,石匠和木匠,看表面这两个行业,似乎是风牛马不相及。
他们加工的材料,各有不同,随手使用的线,也是前者用白线,后者用黑线,可是他们的祖师爷,据说都是鲁班。
还有在农村走家串户,专门画柜柜箱箱的画匠,这个行业,也将会消失殆尽。
在生产队那时候,大姑娘找婆家订婚也要家具,而那时候农村里比较流行的家具,就有两种,一种是实木板柜,另一种是实木板箱。
小伙子想结婚,就得请木匠做柜子或箱子,做好后又不能白茬就使用。
必须要请当地成手画匠,为家具画上山水或是花鸟鱼虫,之后再刷上清油,使其喜庆又光鲜亮丽。
那时候冬季,是农村小伙子娶媳妇,大姑娘嫁人的旺季,比较有名的画匠,几乎天天有活干,我记得画匠画一口木板柜,要十五块钱。
时光到了七十年代末,农村实木柜箱跟不上形势了,开始时兴木框架的玻璃柜,三开柜和立柜,画匠也由画木板改成画玻璃。
然而好景不长,没隔几年,这种家具又落伍了,被组合柜代替了。
如今农村人们做家具,大多都是墙壁柜。所用材料,要么是铝合金框架的,要么是人造板的。家具上用的玻璃图案,也都是买现成的。
在农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画匠早已经失业了,只有百分之一的画匠,还靠这个手艺吃饭,但是他们画的不是家具,而是在棺材铺子里为死人画棺材。
以前屯子里,隔三差五就能听到,吆喝锔缸锔锅,磨剪子抢菜刀,这两个行业在农村已经多年不见了。好了我就说这么多,请友友留言评论。
网友八:
在我印象里,锔匠,这个很有古典气息的行业,不知道何时消失了。
小时候家里日子过得穷,如果不小心打破了家里的盆儿、碗儿,轻则会受一顿责骂,重则就会吃皮带炒肉丝了。那些破了的盆和碗,母亲是舍不得扔掉的,要仔细地拿起来反复的研究,看看能不能再修复,等着有锯匠到我们村里来的时候,拿过去锯好。
锯匠拿到那个破盆破碗的时候,也会仔细的比量一番,对不同的部分标记上需要打孔的位置,用那种缠着麻绳的手拉钻,慢慢的打上孔,再在瓷片的两边抹上白色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粘合胶,再用力合在一起,过上好一会儿,用那种弯的铁巴子穿过已经打好的孔,把两部分紧紧的巴在一起,把所有破损的位置补好以后,拿回家小心的再放个一天一夜,这个破碗和破盆就又能使用了。以后每次吃饭,拿起这个碗的时候,看到上面的疤,母亲还经常会叨叨,你看这个碗还是你打破的呢,以后吃饭你就用这个破碗吧。
当然还有其他的行业也不见了,比如过去走街串巷的货郎,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锯匠。
Tags: 哪些行业不见了 哪些行业没有了 哪些行业消失了
- 上一篇:哪些行业慢慢不见了?
- 下一篇:最后一页
相关文章
- ·哪些行业慢慢不见了?(2023-02-17)

推荐文章
热门文章
最新评论文章
- 写给考虑创业的年轻程序员(10)
- PHP新手上路(一)(7)
- 惹恼程序员的十件事(5)
- PHP邮件发送例子,已测试成功(5)
- 致初学者:PHP比ASP优秀的七个理由(4)
- PHP会被淘汰吗?(4)
- PHP新手上路(四)(4)
- 如何去学习PHP?(2)
- 简单入门级php分页代码(2)
- php中邮箱email 电话等格式的验证(2)